厚卡名片印刷 打凹 與 立體浮雕擠凸 呈現細緻的凹凸手感

凸版印刷的原理和活字版印刷相同,因此發源非常早,由於印刷圖案是「凸」的,因此印刷在紙張上壓力比較大時,就會把紙壓凹,這種印刷方式的缺點是只能單色印刷,多色要分次作業成本較高,還有因為印壓大,細緻度會比較差,這些缺點都被新式的平版印刷與數位印刷克服了!然而「時尚」總是這麼鬧人,近年來又刮起了一波打凹的流行,從這層面就不難理解這是一種復古風的回流。復古新法,要達到類似的打凹效果,其實也有不同的工藝,本文為您介紹幾種常見的打凹印刷工藝。

蓬鬆的厚卡是必要的 | 打凹與擠凸的差異

多數名片用紙大約200~350P,換算厚度大約在0.2~0.3mm,強調打凹的名片比較建議至少0.5mm以上,如下圖的名片有1mm厚,因為打凹工藝是用凸版硬壓凹紙張,若紙張太薄或太硬挺,當然就壓不凹囉!而擠凸工藝有所不同,擠凸是公母模的概念,擠凸的成品會有一面是凸的一面是凹的,這種工藝就沒有一定要用到很厚的紙,優點是成本較經濟,缺點是正反面都會有壓痕。

凸版印刷 | 打凹 | 燙凹 | 擠凸 | 雷雕對裱

 

凸版印刷

平張的凸版印刷因凹凸的細緻手感,現階段仍被保留著,但多數是較資深的印刷廠才會有這種機台,主要專精在名片、賀卡、明信片這類少量高單價的印刷品上。

凸版印刷 | 打凹 | 燙凹 | 擠凸 | 雷雕對裱

凸版印刷 | 打凹 | 燙凹 | 擠凸 | 雷雕對裱

 

凸版印刷要同時表現細緻的線條與大面積的色塊會比較難兩全,大面積色塊需要墨重、壓力大,但這會導致細線條擴墨變粗。若想強調打凹效果的話比較建議單純的色塊或線條擇一,避免兩者共存。如下左圖是墨與壓力均較重的情況,頭髮的色塊飽和度較高,但相對細線文字的部分就顯得較粗魯些。

凸版印刷 | 打凹 | 燙凹 | 擠凸 | 雷雕對裱

 

細而密的線條就比較不建議加太大的壓力,以免擴墨字糊不好看,如下圖仍然看得出凹痕,但就比較內斂一些。

凸版印刷 | 打凹 | 燙凹 | 擠凸 | 雷雕對裱

 

燙金打凹

主流的熱燙金其實也是凸版印刷的原理,只是印刷的油墨改成燙金箔,因此同時可以做打凹的效果就不意外了。燙金打凹的優點是有很多金屬色的燙金箔甚至是透明珠光、雷射箔等特殊的金箔可以選擇,可別被「燙金」這個名字誤導,以為只能燙金色!缺點就是燙金箔沒有的顏色就不能選囉!不像凸版印刷可以調特別色油墨。

凸版印刷 | 打凹 | 燙凹 | 擠凸 | 雷雕對裱

凸版印刷 | 打凹 | 燙凹 | 擠凸 | 雷雕對裱

 

很多人以為燙金只能燙金色,更多人以為燙金只能燙金屬色,事實上也有很多非金屬色的燙金箔喔!如下圖是白色的燙金箔,表現出來的質感是不是跟凸版印白墨很像呢?雖然燙金箔比凸版印刷容易有擴墨字體變粗的問題,但是燙金箔的不透光性比油墨好,比較容易在色卡上燙印不同顏色,而不透出紙色。

凸版印刷 | 打凹 | 燙凹 | 擠凸 | 雷雕對裱

 

雷雕對裱

利用雷射雕刻鏤空一張紙卡,接著再貼合另一張紙卡,如此就可以表現出兩層凹凸的手感,其凹陷的側面與打凹的作法相比,較為銳利而垂直。

厚卡名片 | 雷雕對裱

 

雷雕對裱的作法可以在第二張紙上做彩色印刷,因此除了凹凸的質感外,也可以表現彩色印刷的變化性,這是凸版印刷難以呈現的效果。

TKap東京應用名片-名片設計-雷雕名片-金墨印刷

TKap東京應用名片-名片設計-雷雕名片-金墨印刷

 

立體浮雕擠凸 | 浮雕燙金

浮雕擠凸也是擠凸的原理,有公母模,然而其公母模上有弧度與深淺的變化,不像一般擠凸只有凸與不凸的差異。

浮雕擠凸 | 浮雕燙金

浮雕擠凸 | 浮雕燙金

浮雕擠凸 | 浮雕燙金

浮雕擠凸 | 浮雕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