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印刷 工藝一覽表 | 局亮 | 燙金 | 打凹 | 滾邊 | 雷雕 | 對裱

名片加局亮幾乎已經成為名片設計的標準款,隨著印刷設備的進步,現在可以運用的印刷工藝愈來愈豐富多變,光是局亮效果就可以調整油墨的厚度而有一般局亮和3D局亮,此外,冷燙、金屬油墨、打凹、雷雕、對裱 等技術也都可以運用在名片設計上了!

3D局亮

比一般的局部上光油墨更厚,表現更浮凸晶亮的反差。

3D燙金

燙金而有浮凸的效果,有別於擠凸加工,3D燙金的浮凸不會讓背面產生凹痕。

平燙

平燙運用的印刷技術又稱為「冷燙」,比起傳統燙金會極其平整而無凹痕,且可以表現較細緻而複雜的圖案或紋路。此外,冷燙技術還可以再疊印刷,產生具金屬質感的墨色。

金墨印刷(金色油墨)

金墨印刷也是表現金屬質感的一種工藝,觸感上跟平燙(冷燙)比較類似,幾乎摸不出觸感,但其色澤較偏向消光。這邊介紹的金墨是用數位印刷的工藝,若是網版印刷又有更多不同的金屬油墨,不過生產批量可能就須比較大了。

名片-金色油墨印刷
名片-金色油墨印刷

特殊刀型雷雕

以往特殊刀型需獨立開立刀模,採購量需求較高,而導入雷雕技術後,可以少量客製複雜的特殊刀型。然而雷雕容易有輕微的焦痕,這是難以避免的,設計時須留意。

打凹 | 印凹 | 燙凹 | 擠凸 (凸版印刷)

此種工藝一定要開版製作,在印刷或燙金的同時,加壓讓紙產生凹陷的觸感,因為打凹和印刷或燙金是同時作業,準度是百分之百。然而其也存在一些限制,每一色需開一塊版,很多顏色的話成本就會很高,當然也不適合做四色套色印刷,雖然可以四色印刷和打凹分開作業,但就會有對位公差(約+-1mm)。另一方面燙凹和印凹有所不同,燙凹只能使用印刷廠有庫存的膜料,亦即不能隨意選擇顏色,而印凹可以調配特別色油墨;但燙凹要呈現金屬色就容易得多,因為不用調墨,通常加工成本也比較經濟些。印凹相對燙凹較容易呈現細密的文字,但只要是細密的圖紋,不論燙凹或印凹都不適合壓力太大,否則會有擴墨糊糊的問題。

凸版印刷 | 打凹 | 燙凹 | 擠凸 | 雷雕對裱
凸版印刷 | 打凹 | 燙凹 | 擠凸 | 雷雕對裱
凸版印刷 | 打凹 | 燙凹 | 擠凸 | 雷雕對裱
凸版印刷 | 打凹 | 燙凹 | 擠凸 | 雷雕對裱

浮雕打凸

浮雕打凸與一般打凸的主要差異是可以呈現圖像表面有深有淺的細節變化,例如人物、動物像或者花草圖像,僅需提供有光影變化的圖像,或者立體物件的照片,即可以評估製作可行性,圖像光影對比明顯一些通常效果會比較好。浮雕打凸的效果,在不同紙張與厚度上的表現不盡相同,材質的挑選也是非常重要的。

浮雕打凸-儷紋紙
浮雕打凸-鄉村紙
浮雕打凸-象牙卡
浮雕打凸-黑卡

除了人像這種比較複雜深淺變化的圖須以浮雕打凸工法製作外,有稜有角的浮凸效果如下圖的Lexus Logo也是浮雕打凸才能表現的特色。此外浮雕或打凸這種細微的凹凸表現,極需仰賴光影的變化,若結合燙金與印刷的效果通常可以表現得更為細緻且明顯。

浮雕打凸-燙金+印刷

雷雕+對裱

「對裱」就是將兩張紙貼合成一張,若其中一張做了雷雕鏤空,搭配下層的印刷或燙金,兩張貼合,則可表現出豐富的層次感。此種鏤空的雷雕須留意架橋的設計,若雕刻後某些區塊會掉落的話,是無法對裱貼合的喔!

折光壓紋

折光壓紋可以讓燙金在不同角度呈現不同的圖案,有點類似新台幣50元硬幣上的防偽效果,做在名片上可以表現豐富的視覺變化,讓Logo或主視覺有更獨特的表現!